稅務稽查工作規程
2016/10/12 22:42:12??????
受托地稽查局應當根據協查請求,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調查;對取得的證據材料,應當連同相關文書一并作為協查案卷立卷存檔;同時根據委托地稽查局協查函委托的事項,將相關證據材料及文書復制,注明"與原件核對無誤",注明原件存放處,并加蓋本單位印章后一并移交委托地稽查局。
需要取得境外資料的,稽查局可以提請國際稅收管理部門依照稅收協定情報交換程序獲取,或者通過我國駐外機構收集有關信息。
第三十三條 查詢從事生產、經營的納稅人、扣繳義務人存款賬戶的,應當經所屬稅務局局長批準,憑《檢查存款賬戶許可證明》向相關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查詢。
查詢案件涉嫌人員儲蓄存款的,應當經所屬設區的市、自治州以上稅務局局長批準,憑《檢查存款賬戶許可證明》向相關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查詢。
第三十四條 檢查從事生產、經營的納稅人以前納稅期的納稅情況時,發現納稅人有逃避納稅義務行為,并有明顯的轉移、隱匿其應納稅的商品、貨物以及其他財產或者應納稅收入跡象的,經所屬稅務局局長批準,可以依法采取稅收保全措施。
第三十五條 稽查局采取稅收保全措施時,應當向納稅人送達《稅收保全措施決定書》,告知其采取稅收保全措施的內容、理由及依據,并依法告知其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。
采取凍結納稅人在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措施時,應當向納稅人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送達《凍結存款通知書》,凍結其相當于應納稅款的存款。
采取查封商品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措施時,應當填寫《查封商品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清單》,由納稅人核對后簽章;采取扣押納稅人商品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措施時,應當出具《扣押商品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專用收據》,由納稅人核對后簽章。
采取查封、扣押有產權證件的動產或者不動產措施時,應當依法向有關單位送達《稅務協助執行通知書》,通知其在查封、扣押期間不再辦理該動產或者不動產的過戶手續。
第三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稽查局應當依法及時解除稅收保全措施:
(一)納稅人已按履行期限繳納稅款的;
(二)稅收保全措施被復議機關決定撤銷的;
(三)稅收保全措施被人民法院裁決撤銷的;
(四)其他法定應當解除稅收保全措施的。
第三十七條 解除稅收保全措施時,應當向納稅人送達《解除稅收保全措施通知書》,告知其解除稅收保全措施的時間、內容和依據,并通知其在限定時間內辦理解除稅收保全措施的有關事宜:
(一)采取凍結存款措施的,應當向凍結存款的納稅人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送達《解除凍結存款通知書》,解除凍結。
(二)采取查封商品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措施的,應當解除查封并收回《查封商品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清單》。
(三)采取扣押商品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的,應當予以返還并收回《扣押商品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專用收據》。
稅收保全措施涉及協助執行單位的,應當向協助執行單位送達《稅務協助執行通知書》,通知解除稅收保全措施相關事項。
第三十八條 采取稅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得超過6個月;查處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中,有下列情形之一,需要延長稅收保全期限的,應當逐級報請國家稅務總局批準:
(一)案情復雜,在稅收保全期限內確實難以查明案件事實的;
(二)被查對象轉移、隱匿、銷毀賬簿、記賬憑證或者其他證據材料的;
(三)被查對象拒不提供相關情況或者以其他方式拒絕、阻撓檢查的;
(四)解除稅收保全措施可能使納稅人轉移、隱匿、損毀或者違法處置財產,從而導致稅款無法追繳的。
第三十九條 被查對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依照《稅收征管法》和《稅收征管法細則》有關逃避、拒絕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撓稅務檢查的規定處理:
(一)提供虛假資料,不如實反映情況,或者拒絕提供有關資料的;
(二)拒絕或者阻止檢查人員記錄、錄音、錄像、照相、復制與稅收違法案件有關資料的;
(三)在檢查期間轉移、隱匿、損毀、丟棄有關資料的;
(四)其他不依法接受稅務檢查行為的。
第四十條 檢查過程中,檢查人員應當制作《稅務稽查工作底稿》,記錄案件事實,歸集相關證據材料,并簽字、注明日期。
第四十一條 檢查結束前,檢查人員可以將發現的稅收違法事實和依據告知被查對象;必要時,可以向被查對象發出《稅務事項通知書》,要求其在限期內書面說明,并提供有關資料;被查對象口頭說明的,檢查人員應當制作筆錄,由當事人簽章。
第四十二條 檢查結束時,應當根據《稅務稽查工作底稿》及有關資料,制作《稅務稽查報告》,由檢查部門負責人審核。
經檢查發現有稅收違法事實的,《稅務稽查報告》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:
(一)案件來源;
(二)被查對象基本情況;
(三)檢查時間和檢查所屬期間;
(四)檢查方式、方法以及檢查過程中采取的措施;
- 上一篇:國稅與地稅稅種大全 2016/10/13
- 下一篇:稅務稽查中的企業權利 2016/10/12